首页

国产女王风情艳主

时间:2025-05-30 00:08:04 作者: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浏览量:43702

  中新网3月5日电 “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水利建设全面提速”“粮食产量数字真实可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

  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分别亮相,他们都重点提到了什么?

视频:【两会30秒】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新三样”出口增速都非常喜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到目前已经有1100多项是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的,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总数的20%以上,在许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阴和俊说,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一直抓下去,努力为他们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科研环境。“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特别是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重点关切,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阴和俊介绍,从投入看,2023年全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从成效看,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去年出口增速喜人。

视频:【两会30秒】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来源:中国新闻网

  “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

  “共计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李国英表示。

  李国英还透露,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实现“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目标,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水利部已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进行了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逐项落实到年度推进计划,并建立健全了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我们将为之积极努力,狠抓落实,依法依规、科学有序推进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

视频:【两会30秒】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三大主粮完全实现基本机械化来源:中国新闻网

  “粮食产量数字真实可靠”

  “关心我们的粮食安全出发有一些疑问,这里一个基本的意思,很明确无误的、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在“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应社会关切。

  唐仁健表示,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在卫星卫片、遥感的条件下,其实种了多少粮、收了多少粮,都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想大面积地作假、去虚报这些数,不可能,也是绝不允许的。

  “没有哪个地方跟中央紧急调过粮、都没有。所以粮食是一个刚需品、必需品,只要少了,市场和价格一定会反映出来。”唐仁健称。

  资料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亿斤,比2022年增产了177.6亿斤,再创了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达493公斤,比2022年又增加了7公斤。

视频:【两会30秒】张玉卓: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用三个字来讲中央企业今年准备怎么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

  在谈及“推动央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张玉卓表示,今后中央企业怎么样发展,第一个是“源”,技术源头;第二个是“升”,产业升级;第三个是“态”,产业生态,合起来就是“源”“升”“态”。

  张玉卓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中央企业要开放。“要摒弃过去一些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过去有的追求规模,有的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现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一定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

  张玉卓称,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现在中央企业有120万科技人才,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家。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要鼓励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以我们实实在在的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跳“撞胸舞”、交换“信物” 看凤头䴙䴘如何求偶

国家开发银行前8月发放2162亿元公路领域贷款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李宝聚:当农科大佬遇见“三农”短视频

近年来,呼和浩特重点建设了呼和浩特国际雕塑园、雕塑艺术馆,打造形成了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美术馆以及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为“龙头”,以呼和浩特国际雕塑园以及草原丝绸之路公园为“主干”的5.6公里“文化轴带”。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

王永庆表示,歼-35A还需要具备新的作战能力。平台隐身和飞行能力是基础。新的作战能力与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开放式架构、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取得的新成果密切相关,使飞机有全新的能力,去适应新的战场。

国庆假期带火浙江“蓝色旅游” 个性化产品受追捧

“四项工程”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把农村困难家庭孩子的书本费、学杂费、代管费等费用全部免除。浙江是全国最早实行这项规定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